当前位置:首页 >bet36备用>正文

@全球英才华南理工大学邀您依托我校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地点:广东  发布时间:2023/1/9 17:06:30 字体大小:+
 推荐给好友

2023海外优青

华南理工大学邀您同行!

专业申报指导

湾区发展优势

优厚待遇支持

优质服务保障

欢迎优秀青年人才依托华南理工大学申报

海外优青项目!

一、项目介绍

为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人才资助体系,充分发挥科学基金引进和培养人才的功能,吸引海外优秀青年人才回国(来华)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3年继续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旨在吸引和鼓励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方面已取得较好成绩的海外优秀青年学者(含非华裔外籍人才)回国(来华)工作,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性研究,促进青年科学技术人才的快速成长,培养一批有望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学术骨干,为科技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申请条件

1.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的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自觉践行新时代科学家精神;

(2)出生日期在1983年1月1日(含)以后;

(3)具有博士学位;

(4)研究方向主要为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

(5)在取得博士学位后至2023年3月15日前,一般应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研发机构获得正式教学或者科研职位,且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工作经历;在海外取得博士学位且业绩特别突出的,可适当放宽工作年限要求;

(6)取得同行专家认可的科研或技术等成果,且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带头人或杰出人才的发展潜力;

(7)申请人尚未全职回国(来华)工作,或者2022年1月1日以后回国(来华)工作。获资助通知后须辞去海外工作或在海外无工作,全职回国(来华)工作不少于3年

2. 限项要求

执行中央有关部门关于国家科技人才计划统筹衔接的要求。同层次国家科技人才计划只能承担一项,不能逆层次申请。

专业申报指导 湾区发展优势

优厚待遇支持 优质服务保障

三、支持政策

专业申报指导

权威专家指导,组织院级、校级多轮申报指导。

全程跟进协助,提供贴心服务。

优厚待遇支持

聘任岗位:准聘教授(特别优秀者,可聘任长聘教授),事业编制。

薪酬待遇:年薪60万元;另,享受学校缴纳社保及公积金约9万元/年。同时,叠加冠名学者津贴,分为三档:30万元/年、20万元/年、10万元/年,资助3年,考核优秀者可再资助3年。

30万元档:重点支持领域,包括: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先进制造、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

20万元或10万元档:其他领域。

安家补贴:200万元(含国家配套),同时享受校内1套租住房

科研经费:科研启动经费300-500万元(含国家配套)。

招生指标:博士生导师,保证博士、硕士研究生招生指标,博士后招收人数不限

湾区发展优势

享有粤港澳大湾区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即对符合相关条件的人才,其在广州市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15%的部分,将由政府给予财政补贴,该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

推荐申报国家、广东省各类引进人才资助项目。对学校广州国际校区的引进人才,还可申请享受广州市高层次人才相关优惠待遇。

优质服务保障

子女可入读华南理工大学附属幼儿园、小学和中学。

办理广东省人才优粤卡,可实现落户、子女入学、社会保险、购房、购车等14项人才公共服务“一网通办”,并在出入境、医疗、交通、贷款、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优先便利服务。

四、联系方式

五山校区和大学城校区学院

单位

学科领域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制造工程智能化检测及仪器、车辆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加工、高分子材料加工
安全科学与工程:安全系统工程、安全技术、安全与应急管理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过程智能装备及系统安全、过程装备节能与智能控制、化工过程机械、动力机械与工程

方老师
 +86-20-87111035
medwb@scut.edu.cn

建筑学院

建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城市设计及其理论、室内设计及其理论、建筑遗产保护及其理论
城乡规划学:城乡发展与区域规划、城乡规划与设计、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生态环境及基础设施规划、住房与社区规划、城乡规划管理
风景园林学:风景园林历史文化与遗产保护、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其理论、风景园林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景观建筑设计

廖老师
+86-20-87114747
wfliao@scut.edu.cn

土木与交通学院

土木工程: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智能建造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道路与铁道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力学:固体力学、工程力学、基础力学与力学交叉
船舶与海洋工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海洋工程环境与资源开发、水声工程
水利工程:水文学及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水环境与水生态、水工结构
工程管理(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土木水利):数字建筑与智能建造、工程经济计量、工程生态与可持续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城市更新与居住环境

赵老师
+86-20-87112145
rsqzhao@scut.edu.cn

电子与信息学院

信息与通信工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与信息系统、交叉学科(人体数据科学等)
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天线、微波毫米波集成电路等

何老师
 +86-20-87111435
x2dx@scut.edu.cn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与化学、光电材料、高分子材料及加工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及加工工程、电子材料与器件
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生物医学工程

吴老师
 +86-20-87110259
yilingwu@scut.edu.cn

化学与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学工艺、生物化工、能源环境材料、制药工程
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

朱老师
 +86-20-87113735
sqzhu@scut.edu.cn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轻工技术与工程:制浆造纸工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化工、环境、生物等相关专业方向

杨老师
+86-20-87112841
felyang@scut.edu.cn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绿色加工与智能制造、食品生物技术、食品营养与健康、食品功能组分结构重组与安全等食品、医药、生物、化学化工、材料相关专业方向

刘老师、杨老师
+86-20-22236011/87113034
fehuizi@scut.edu.cn
yangxi@scut.edu.cn      

数学学院

基础数学: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数学物理、群论、量子信息与量子计算、代数几何、微分几何、表示论等
应用数学:分形几何及其应用、动力系统及其应用、无穷维动力系统等
计算数学:计算生物学、密码学、神经计算、人工智能算法、微分方程数值算法、计算流体力学等
运筹学与控制论:最优化理论与算法、随机规划、统计优化与机器学习、最优控制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计算与建模、统计学、金融工程及风险分析、随机动力系统、随机过程等

田老师
+86-20-87113468
mahztian@scut.edu.cn

物理与光电学院

物理学: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声学、物理电子学

李老师
 +86-20-87113934
lzqiao@scut.edu.cn

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智能感知与高精密检测系统、智慧工业互联与智能控制系统、 先进无人系统自主控制、工业智能与无人自主装备
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及其应用、机器人与无人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信号处理、生物医学工程与生物信息学、大数据与云计算、传感器与物联网技术、其他相关信息领域研究方向

郑老师
+86-20-87111804
zhenglj@scut.edu.cn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与安全、软件架构设计与优化、云计算能耗建模和调度优化、大数据架构优化和分析、人工智能算法、边缘计算、脑科学

曾老师
+86-20-39380252
zengqp@scut.edu.cn

电力学院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智能能源网及其自动化、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优化运行与控制、高压直流输电及保护控制技术、电力系统智能化调度与控制、电力系统保护控制及自动化、电力系统运行分析与规划、配电网智能化与节能技术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系统分析与控制、可再生能源发电控制与并网技术、新能源发电技术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新技术
电机与电器:电机及其控制理论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工程热物理:能源清洁转换与系统优化、高效低污染燃烧、动力机械高效运行

孙老师
+86-20-87111315
yfsun@scut.edu.cn

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合成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物理与生理学、医药生物学及生物工程等相关领域

郑老师
+86-20-39380611
mjzheng@scut.edu.cn

环境与能源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水环境科学与技术、大气环境科学与污染控制、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污染生态系统修复理论与技术、水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生态

向老师
+86-20-39380508
znxiang@scut.edu.cn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理论与方法、软件工程技术、工业软件技术、关键基础软件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软件服务工程、领域软件工程、大数据处理分析与处理、人工智能、云计算、人机交互与可视化技术、知识工程、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库技术等

罗老师
+86-20-39380218
luochan@scut.edu.cn

医学院

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材料、组织工程、纳米医学与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电子与医学影像
基础医学:缺陷性疾病模型与药物筛选、遗传性疾病组学分析与技术研发、器官早衰机制及其相关疾病研究、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机制与治疗、肿瘤分子病理与早期诊断和干预、组织器官结构及功能可视化研究
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重症医学、临床药理学、临床免疫学、老年医学、妇产科与儿科学、神经病学

宋老师
+86-20-39380270
mcynsong@scut.edu.cn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创新管理、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财务与会计
管理科学与工程: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运营与供应链管理、大数据管理与决策

谢老师
+86-20-87113231
bmhr@scut.edu.cn

经济与金融学院

经济学、金融学

牛老师
+86-20-39382288
niujia@scut.edu.cn

电子商务系

管理科学与工程:包括电子商务、物流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数字商务、智慧供应链、智能物流、数字政府

彭老师
+86-20-39381068
x2ds@scut.edu.cn

附属第二医院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基础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放射医学
生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

范老师
+86-20-81048530
wenqing_fang@163.com

广州国际校区学院及研究院

单位

学科领域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生物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肿瘤生物学、系统生物学、单细胞生物学、计算和基因组医学、免疫学和免疫工程、生物医学大数据和精准医疗、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生物材料、纳米医学与药物递送、生物医学影像和分子影像、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等相关研究领域

涂老师
+86-20-39380916
tuzl@scut.edu.cn

吴贤铭智能工程学院

机器人学、智能制造、智能技术、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工程、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相关的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各领域

冯老师
+86-20-81182107
fengjiangyu@scut.edu.cn

前沿软物质学院

材料、化学、生物、物理相关方向及交叉前沿领域,重点面向信息与电子材料/技术、先进储能材料/技术,微纳米力学/技术、仿生材料/技术、健康及医学先进材料等前沿领域

吴老师
+86-20-22237323
yangwu@scut.edu.cn

微电子学院
(集成电路学院)

毫米波/射频/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混合数字/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毫米波雷达天线设计、人工智能边缘计算、新型材料与器件、智能感知、智能传感器、集成电路封装与可靠性、高精度EDA软件仿真设计等领域

陈老师
+86-20-81181623
yingyuan365@scut.edu.cn

未来技术学院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数据挖掘、大数据计算及平台、云计算、分布式计算、数据安全,神经科学、计算脑科学、类脑计算、感知与认知智能,人机交互,智能柔性电子、可穿戴计算,生物医学电子、智慧医疗,智能通信,智慧城市、低碳智慧能源、智能系统与控制,区块链等相关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领域

王老师
+86-20-81181674
hrfuturetech@scut.edu.cn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

海岸及离岸工程、岩土工程、结构工程、水动力学、流体力学(水流/结构相互作用)、泥沙输运及结构物局部冲刷、物理海洋学(海洋波、流预测)各领域

朱老师
+86-20-81182153
zhujunjiejac@scut.edu.cn

自旋科技研究院

自旋化学、自旋操控、自旋材料与器件、自旋生物与医学等领域。在交叉合作的基础上,针对与自旋相关的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生命科学、能源科学等学科中的重大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前沿技术需求开展研究

汪老师
+86-20-81181677
spinxhr@scut.edu.cn

华南理工大学人事处高层次人才工作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孙 琛

联系电话:+86-20-87110211

(人事处二维码)

广州国际校区人力资源与发展事务办公室联系方式:

联 系 人:王 凡

联系电话:+86-20-81181613

(国际校区二维码)

五、学校介绍

弦歌百年不辍,发展步履铿锵。华工办学源远流长,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是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堪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探路者。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广州,得改革风气之先,勇立潮头,创新发展,成为“南方工科院校的一面旗帜”,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是最早全面进入国际四大排行榜前500强的14所内地高校之一。

办学历史源远流长:

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红色甲工”);

正式组建于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期,为新中国“四大工学院”之一;

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

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为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93年在全国高校首开部省共建之先河;

1995年进入“211工程”行列;

2001年进入“985工程”行列;

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

2020年进入上海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200强;

2022年进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建设一流学科体系

学校坚持学术立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推动一流大学建设。近年来,聚焦优化学科结构,加快布局新工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以工见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学科格局,建成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学科。

在最新发布的US News2023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我校高分子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2个学科位列全球第一 (国内高校共8个学科位列全球第一,其中清华5个、华工2个、同济1个) ,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学科排名全球前十,共有14个学科排名全球前50。

5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工程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

1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物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生态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药理学与毒物学、数学

8个学科进入全国前10%: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

·3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4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3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打造一流教师队伍

华工自创建起,就集聚了一大批具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德国卡尔斯鲁厄工业大学等世界名校背景的新中国第一代理工科专家。薪火接力,砥砺奋进,学校一直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大国良师。

培养一流“三创”人才

建校以来,57万优秀学子自这里走出,在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的全球各地,在学术、产业、工程、国防等各个领域,扎实奋进、光彩夺目。从回应“钱学森之问”的科学小牛人,到入选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的创业新生代,从“中国彩电三巨头”到新能源汽车界黄埔军校”,他们继承华工人创新创业基因,在时代奋进的步伐中,青春激昂,创业图强。

近年来,学校率先实施“一流本科行动计划”,大力推动“新工科F计划”,大力培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兼备,思想力、学习力、行动力兼具,引领未来的“三创型”人才,形成享誉社会的“华工模式”。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由华工校友创立或领导的上市公司超过200家。

产出一流学术成果

近年来,学校积极抢占科技高地,争当科技领跑先锋。坚持科研面向国际前沿的“顶天”发展,面向国民经济发展主战场的“立地”服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研经费持续增长,科技工作成效显著,以雄厚的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一流大学建设。

数量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广东省第一:

国家级科研平台28个;

省部级科研平台数量225个;

全国高校第一:2009至2020年获中国专利奖总数排名全国高校第一

多次位居榜首:中国大学专利技术转让、在穗主要高校总体支撑指数排行榜,多次位居榜首

全省首位:近三年学校广东省科技奖获奖总数及获一等奖数量均居全省首位

连续四年:连续四年位居路透社“亚洲最具创新力大学榜单”前十

愿聚全球青年英才,

筑梦华工,共创未来!

华南理工大学诚邀您依托我校申报海外优青项目!

引四海贤达,筑湾区高地 | 华南理工大学诚聘全球英才

筑梦湾区,携手同行 | 海外优青申报倒计时,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