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新闻 > 正文

如何让更多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

 作者:温竞华 邱冰清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1/10/2 10:02:43 字体大小:

“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刚刚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无疑让青年科技工作者们倍感振奋。

如何让更多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在中国科协9月30日举办的学习贯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座谈会上,十几位一线青年科技工作者代表结合自身实践深入交流。

联想到两个月前参观有关“两弹一星”的展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赵巍胜深有感触:“邓稼先34岁时成为‘两弹一星’工程中的重要角色,当今国际学术界活跃的明星人才很多是青年人。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就是要把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让他们站在舞台中央。”

科学研究尤其是基础研究,需要“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毅力。如何创造条件让青年科研人员潜心科研、把“冷板凳”坐热,是多位参会青年科学家关心的话题。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这一古老而深刻的命题,吸引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80后”研究员付巧妹甘坐“冷板凳”,致力于开发创新古基因组实验技术,专注探索人类群体的起源与演化。《自然》杂志评价她:确立了中国在古DNA与古人类研究领域强有力的国际地位。

“深化科研经费管理改革、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关注到青年人才面临的困境,给出了实实在在的政策。期待这些改革能够切实落地。”付巧妹说,要让青年人才甘坐“冷板凳”,一方面要构建激发自由探索和原始创新的学术环境,从思想上、行动上给科研人员松绑;另一方面要改变短平快的评价体系,给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和容错空间。

“90后”科研工作者、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副院长刘明侦也表达了同样看法:“针对基础研究,还可适当扩展一些项目的研究自主权,在项目实施阶段进行阶段性评估或采用后评价机制,让科研人员着眼长远,做出实实在在的科研突破。”

刘明侦认为,在学术上敢说真话、说实话,保持自己的科研特性,是所有青年科研工作者应有的共同追求。她希望未来能倡导和鼓励科研工作者共同营造求实求真的生态环境,更好面对新兴技术发展。

中央人才工作会议特别提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战略科学家在跨学科研究、大兵团作战组织等方面发挥着“帅才”作用,是担纲国家重大科技任务、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的领军人物。

“战略科学家和普通科技工作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有战略视野。”军事科学院某研究所研究员何元智认为,要为青年科学家搭建理论、技术融合的平台,并为他们提供跨专业、跨领域、跨学科的跨界支撑。同时,打造科研高地,实施国际大学术计划,构建多样化人才成长路径,助推青年科学家向战略科学家迈进。(记者温竞华、邱冰清)

信源地址:/html/shownews.aspx          
分享1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